(一)提前掌握财产线索
日常生活中就要做个有心人,收集对方的银行账户信息,包括开户行、账号等;房产证、车辆登记证等不动产凭证;股权证明、投资合同等投资相关资料,并详细记录关键信息。比如定期查看家庭资产状况,了解银行存款余额、房产车辆登记情况等,一旦发现异常变动,及时询问原因。
(二)及时申请调查取证
进入诉讼程序后,可向法院申请调查对方的银行流水、不动产登记信息、股票交易记录、公司股权变更情况等。法院有权要求相关机构配合提供这些信息,让隐匿的财产无所遁形。比如说,对方如果在名下还有其他不知道的银行账户,就可以通过调取流水查到他的财产。
注意:申请时需提供明确的财产线索(如账户号码、房产地址等),并说明调查的必要性。
(三)进行财产保全
一旦发现对方有隐匿、转移财产的迹象,应迅速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可以通过冻结银行账户,让对方无法随意转移资金;查封房产、扣押车辆等措施,防止财产被转移。比如在前述案例中,李某的妻子发现他有出售房产的迹象后,立即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成功阻止了房产的过户,保障了自己的权益。
申请财产保全时,法院可能会要求提供担保,以防止申请人滥用权利给被申请人造成损失。担保可以是现金、房产等,具体要求根据法院规定和案件情况而定。
(四)保留相关证据
要密切留意对方异常的资金流动、房产交易行为,及时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证人证言等证据:比如对方突然有大额资金转出,却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这时就要保存好转账记录;如果有证人知晓对方隐匿财产的行为,要及时让证人提供书面证言或者出庭作证。
值得注意的是,证据收集方式的合法性至关重要,非法取得的证据(比如私自安装窃听器获取的录音)就有不被法院采纳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