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已完成平稳过渡的数百亿商业帝国,就这样被血缘的利刃又划开了伤口。生前备受赞誉的娃哈哈创始人、“前中国首富”宗老掌柜,身后事也再次充满变数。
01 数百亿家产争夺战:隐秘血脉的突然发难
2025年7月的香港高等法院,一场涉及数百亿资产的家族大戏拉开帷幕。
署名为“宗继昌(Jacky Zong)、宗婕莉(Jessie Zong)、宗继盛(Jerry Zong)”的诉状,将内地饮料企业娃哈哈新掌门宗馥莉(Kelly Zong)推向被告席。
这三人声称自己是宗馥莉的“同父异母”弟弟、妹妹,要求香港法院禁止宗馥莉处置汇丰一个银行账户内的资产或减损其价值。截至2024年初,该银行户口余额约为18亿美元(约140.4亿港元)。
此外,三人也已在浙江杭州法院提出诉讼,要求获得其父亲(即娃哈哈创始人宗老掌柜)生前承诺的三笔信托权益,每笔价值7亿美元(约54.6亿港元),即合计约163.8亿港元。
据香港媒体报道,原告方称,宗老掌柜在生前曾向下属提出要求,协助三人在香港的汇丰银行设立信托,但后来因资金不足,又指示助理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原告方现要求宗馥莉履行其父遗嘱,支付数百万美元的资产利息,并赔偿三人因资金转移所遭受的损失。
法律文件显示,截至2023年5月,约有110万美元从该银行户口被转出。
不过,宗馥莉的代表律师表示,宗馥莉本人并不接受这些证据,并强调她未曾接到过其父亲的相关指示。
据悉,原告方提交了杭州出生证明,并申请调取宗老掌柜2023年在浙一医院的血液样本做DNA比对。而宗馥莉提交了2020年遗嘱,声明宗老掌柜的境外资产均归她所有,见证人为公司高管。
香港法官表示,将延后两月裁决,等待杭州法院的DNA比对结果。
02 双面人生:“布鞋首富”宗老掌柜的秘密世界
在复杂的争产纠纷之外,更令人瞩目的是法律文件中揭开的宗氏家族往事:1996年,14岁的宗馥莉赴美留学时,比宗老先生小21岁的娃哈哈二号人物、浙大高材生杜建英随行并在洛杉矶诞下一子。此后十年间,她为宗老先生又育有二名子女,而当时宗老先生与其原配施幼珍的婚姻仍在持续。
其实,要真正理解这场遗产大战,还要先回顾宗老掌柜堪称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一生。
宗老掌柜1945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前半生可谓命运多舛:17岁下放到舟山农村,1978年返城后成为校办企业纸箱厂的工人,42岁时还要靠蹬三轮车卖冰棍为生。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987年。当时的宗老掌柜借款14万元承包了校办企业经销部,并靠代工“中国花粉口服液”赚取了第一桶金。次年,他自主研发的“娃哈哈儿童营养液”火遍大江南北,一句“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语响彻全国。
此后,宗老掌柜上演“蛇吞象”,吃下杭州罐头厂;与曾位列世界500强的法国达能集团展开股权大战,赢得“民族企业家”之名;业务逐步扩展至瓶装水、茶和果汁业务,并推出营养快线、AD钙奶等爆款饮品,打造了中国饮料行业首个年营收超700亿元的巨头。他本人也三度登顶中国内地首富宝座。
公众视野里的宗老掌柜,虽缔造了“从蹬三轮到商业帝国”的创业传奇,还当过首富,却穿着布鞋走过简朴的一生,几乎没有绯闻,一些媒体描述他“年个人消费不超5万元”,“办公室面积不足50平方米,且几十年未换”。此前外界也一直认定,宗老掌柜的家庭构成非常简单:妻子施幼珍、独女宗馥莉。
1980年,宗老掌柜与曾被下放至黑龙江的返城知青施幼珍结婚,1982年1月生下宗馥莉。掌握着娃哈哈核心供应链的宏胜饮料集团即为施幼珍与女儿共同创立。2010年娃哈哈创投成立时,施幼珍亦持有10%股份。后来施幼珍逐渐退出企业管理层。
人性终归是复杂而多面的,谁又能脱离七情六欲、贪嗔痴恋呢?
03 豪门纷争背后的时代警示
传承制度缺位的代价
这不仅仅是宗氏一族的问题。一场引爆舆论的夺产风波,暴露出了中国家族企业的“痼疾”:过于依赖创始人权威,缺乏制度化的传承安排。贝恩咨询统计显示,中国60岁以上的企业家中,超过70%仍未完成交接班规划。
据报道,娃哈哈不设副总,由170名中层直接向宗老掌柜汇报,这在大型企业中非常罕见。70多岁的宗老掌柜仍在一线奔波,他曾在接受访谈时表示"最放不下的是企业传承",却低估了复杂家庭关系的破坏力;生前虽将女儿扶上董事长之位,却未对非婚生子女的权益作出全面、完整的法律安排。有消息称,争产风波已引发部分代理商担心“股权变动影响稳定性”而暂停进货。
传统与现代的价值观对决
“长公主”宗馥莉坚守着父亲宗老掌柜的“不上市”原则,而三位美籍子女却分别活跃在投资、跨境电商和科技领域。在血缘纽带断裂之处,利益分割成为最后的沟通语言。
当《民法典》第1071条确认“非婚生子女同等继承权”时,传统家庭伦理已面临深刻挑战。
阳光传承的必由之路
从“赌王”何鸿燊家族到宗氏遗产案,多子女资产纠纷在高净值阶层屡见不鲜。
宗氏家族这场纠纷再次显露传统遗嘱安排的致命缺陷——当继承人关系较为复杂时,模糊的财产分配方案极易引发争端。
多名法律人士警示,家族财富传承需要规范的信托公证和透明规划。
04 避免争产之战:资产配置如何未雨绸缪
面对复杂的家庭结构和传承需求,香港保诚“信守明天多元货币计划”(TRST)展示了另一种可能路径——充分利用该款储蓄分红险强大的类信托功能,让香港保单化身“金融遗嘱”,通过层层隔离实现隐私传承,避免成本高昂、旷日持久的争产诉讼。
“信守明天”多元货币计划可以设定投保人、后备持有人、受保人、后备受保人、受益人、指定持有人等多重角色,可以无限次地更改受保人、拆分保单、自主安排资金分配(想给谁、给多少、什么时候给,自己说了算,这对于未成年人及财务管理能力较差的受益人而言尤为友好),达成遗嘱实现的效果(传承性非常明确、安全、专属。指定了受益人,财产就不会作为遗产,不必和其他继承人分享)。
核心策略架构:
• 顶层架构:单一总保单+分拆子保单
家族掌门人可以作为唯一投保人,设立一份TRST总保单。假设总保费200亿港元(约25.6亿美元),可以按5年缴费期,年均缴费约5.12亿美元,也可以一次性全部预缴。保费可以通过离岸公司支付。
保单生效满3年后,行使“开枝散叶”功能。以宗氏家族为例,可以将总保单拆分为四份独立子保单,每份对应50亿港元(约6.4亿美元)。
分拆后各子保单互不关联,受益人仅可了解自身子保单信息。隔离资金流向,避免交叉追踪。
• 多货币转换,自主传承、定向分配:
四份子保单可以分别指定四位子女为独立受益人,每份保单可根据不同子女的需求,设置不同的币种账户和支付规则(场景化支付)。
例如,在中国内地生活的子女可将保单币种设置为人民币。
至于支付安排,可以设置触发式支付(在遇到人生大事如结婚/置业/生育时领取一笔指定金额的款项),可以设置教育/医疗专项基金,其他款项可以按月支付,满足日常生活所需。
通过“后备受保人”功能,预设孙辈为后备受保人,避免子女身故导致保单失效。
防纠纷机制:法律条款+动态控制
通过“信托+保单”安排,可以设置防挑战条款:“若受益人质疑分配方案或提起诉讼,该受益人份额自动冻结”,迫使子女放弃争议。
家族掌门人还可以指定信任的私人律师作为“保护人”,行使批准受益人变更申请、资金紧急暂停支付(如某子女挥霍无度)等权利。
娃哈哈总部大堂里,宗老掌柜的铜像依旧伫立,默默地注视着女儿宗馥莉因卷入两地诉讼而步履匆匆。肉眼可见的巨额利益当前,多名子女对簿公堂,亲情变得如此苍白。
家族的命运,本不该交给法庭。世上可真没有后悔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