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继承纠纷的裁判要旨

2025-08-08

转载自:法律图书馆

人民法院案例库关于继承纠纷的裁判要旨

1、罗某诉罗某源等及第三人王某继承纠纷案——关于请求亲子关系鉴定的主体资格

入库编号:2025-07-2-476-001

裁判要旨:1.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及父母与子女是否具有亲子关系问题时,应当遵循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依法限定提起亲子鉴定的主体资格,对于父母以外的其他人提出的亲子鉴定请求不予支持。

2.父母在自然灾害中死亡,虽然有关灾害处理形成的亲子鉴定原始材料可能客观存在,人民法院在审理中仍应考虑亲子鉴定意见对未成年人心理、身份认同及家庭关系产生的影响,在科技与人文的平衡中坚持以人为本;在已有父母子女关系合法登记的基础上,对涉及遗产继承等争议的其他人提出的以亲子鉴定意见排除父母与子女亲子关系的主张依法不予支持。

关联索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73条(本案适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法释〔2011〕18号)第2条

2、周某洁诉周某韬、李某继承纠纷案——民法典施行前以打印或录像形式所立的遗嘱,适用民法典有关形式要件规定

入库编号:2024-07-2-476-003

裁判要旨:对于民法典施行前以打印或者录像形式所立的遗嘱,并不当然无效,人民法院可以适用民法典有关形式要件规定对其效力进行审查,但是遗产已经在民法典施行前处理完毕的除外。

关联索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36条、第1137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法释〔2020〕15号 )第3条、第15条

3、刘某乙诉刘某丙、刘某丁、刘某戊继承纠纷案——遗漏法定继承人的法定继承公证,对被遗漏人不发生效力

入库编号:2024-07-2-029-002

裁判要旨:存在部分法定继承人未参与法定继承公证的,应当认定该法定继承公证对被遗漏人不发生效力。

关联索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27条、第1132条

4、陈某诉吴某、胡某等遗赠扶养协议纠纷案——已履行生养死葬义务的扶养人在遗赠扶养协议中的合法权益应得到保护

入库编号:2024-07-2-033-001

裁判要旨:1.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

2.遗赠扶养协议属于双方法律行为,扶养人如约履行协议约定的生养死葬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依法保护扶养人受遗赠的权利。

关联索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23条、第1133条、第1158条(本案适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5条、第16条、第31条)

5、慕某甲诉慕某乙、张某继承纠纷案——家庭承包经营户内部分成员死亡后产生的土地补偿款,不能作为遗产被继承

入库编号:2024-07-2-476-002

裁判要旨:在以户为单位的家庭承包经营模式下,户内部分成员死亡时,该死亡成员的承包收益依法可以继承。承包收益是指被继承人死亡前基于承包所获得的各种利益。户内部分成员死亡后产生的土地征用补偿款不属于被继承人死亡前基于承包所获得的利益,不属于承包收益,不能作为遗产被继承。

关联索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22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18年修正)第16条、第32条

6、宋某方诉庄某霞法定继承纠纷案——婚内人工受孕离婚后所生子女的继承权保护

入库编号:2024-14-2-029-001

裁判要旨:夫妻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一致同意通过辅助生殖技术生育子女的,若女方于婚姻存续期间受孕成功,即使子女出生时间发生在双方离婚之后,或者所生子女与一方或双方不具有血缘关系,仍应当认定所生子女系双方的婚生子女。该子女在其父或母去世后具有第一顺位法定继承人资格,其监护人不得擅自作出放弃继承权的意思表示。

关联索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法释【2020】22号)第40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22条(本案适用的是2012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19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15】5号)第208条

7、张某诉王某等继承纠纷案——亲缘关系鉴定在非婚生子女继承权审查认定中的应用

入库编号:2024-14-2-476-001

裁判要旨:1.亲缘关系鉴定,是指依据遗传学的基本原理,采用现代化的DNA分型检测技术来综合评判争议个体之间是否存在亲生、隔代或其他血缘关系。亲缘关系鉴定意见提供的是一种大范围概念上血缘关系,鉴定意见并不具有唯一的指向性,仅能证明双方存在血缘关系,但不足以证明是否存在亲子关系。从证据的效力上看,叔侄关系的亲缘关系鉴定无法单独作为证明亲子关系存在的证据,因此属于间接证据,需要结合其他证据予以综合认定。

2.在非婚生子女主张作为继承人的继承案件中,被继承人已去世,无法与该非婚生子女进行亲子鉴定。若结合亲缘关系鉴定意见和其他在案证据、客观情况,综合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等,能够达到高度盖然性的,可以认定存在亲子关系。

关联索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27条、第1153条(本案适用的是1985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10条、第26条)

8、童某华诉童某泉、童某林、童某艳继承纠纷案——被继承人兄弟姐妹的子女具有代位继承资格

入库编号:2024-07-2-476-001

裁判要旨: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的相关规定,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该规定扩大了遗产继承人的范围,增加了财产在亲人之间传承的可能性。对于被继承人在民法典施行前死亡,遗产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其兄弟姐妹的子女请求代位继承的,可以溯及适用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第二款和第三款的规定。但是,遗产已经在民法典施行前处理完毕的,不能再溯及适用。

关联索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27条、第1128条第2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法释〔2020〕15号)第2条、第14条

9、严某诉姚某甲等遗赠、物权确认纠纷案——境外遗嘱的法律适用与效力认定

入库编号:2023-10-2-032-001

裁判要旨:一、境外遗嘱的法律适用

在继承法律关系中,产生、变更或消灭民事关系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国外,为涉外民事关系,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确定案件应当适用的准据法。该法第三十二条规定,遗嘱方式,符合遗嘱人立遗嘱时或者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国籍国法律或者遗嘱行为地法律的,遗嘱均为成立;第三十三条规定,遗嘱效力适用遗嘱人立遗嘱时或者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该法对涉外民事关系中遗嘱方式、遗嘱效力的法律适用有明确规定,应当适用该规定而不应采用最密切联系原则去适用法律。

二、境外遗嘱的效力认定

我国继承法虽未对共同遗嘱作出明文规定,但只要该共同遗嘱的订立不违反我国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具备遗嘱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应认定为有效。当事人如在中国境内依据在国外订立的遗嘱主张相关权利,还必须符合中国的法律法规。在国外订立的遗嘱不违反我国的公序良俗,也不损害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应认定遗嘱有效。

关联索引: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2条、第32条、第33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33条、第1124条(本案适用的是1985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16条、第25条)

10、苏某甲诉李某等法定继承纠纷案——法定继承人以外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得适当遗产

入库编号:2024-07-2-029-001

裁判要旨:法定继承人以外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得适当的遗产;与被继承人长期共同生活并且承担其生养死葬义务的人,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可以判决其分得多于法定继承人的遗产份额,以体现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弘扬赡养老人的传统美德。

关联索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28条、第1131条

11、简某甲诉简某乙等四人遗嘱继承纠纷案——探求遗嘱人的内心真意是遗嘱解释的首要原则

入库编号:2023-07-2-030-001

裁判要旨:遗嘱是典型的要式行为、死因行为、无相对人的单方法律行为,与合同等双方法律行为存在本质区别,故遗嘱解释不同于一般的合同解释。被继承人立遗嘱的本意是希望其所立的遗嘱能够生效,并能够按照遗嘱人的真意来处理遗产。因此,遗嘱的解释应探寻被继承人的内心真意,力求符合遗嘱愿望,而非仅仅因遗嘱存在个别错误或部分歧义而轻易否定其效力。

关联索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43条、第1144条(本案适用的是1985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21条、第22条)

12、顾甲A、顾甲B、顾甲C诉顾乙B、顾甲D等遗嘱继承纠纷案——遗嘱义务与法定义务的位阶比较

入库编号:2023-16-2-030-001

裁判要旨:1.我国《继承法》将附义务的遗嘱作为公民处分其遗产的一种重要方式列入遗产继承制度中,从法律上肯定了附义务遗嘱的地位和作用。案涉代书遗嘱为附义务遗嘱,亦属于附义务的民事法律行为。该义务施加是单方意思表示,无需与对方协商,也无需征得对方同意,相对人只存在接受与不接受的选择权,义务具有强制性,如果相对人不履行义务,其享有的权利可能被撤销。

2.我国《继承法》等都规定了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子女赡养父母是法定义务,但父母在遗嘱中明确由哪个儿女赡养是父母的自由,指定赡养人并不免除其他子女的赡养义务。对于立遗嘱人的赡养义务,出现了法定义务和遗嘱义务并存的情况。从义务性质来看,遗嘱义务应当具有优先性,而法定义务则具有兜底补充性。根据《继承法》的相关规定,遗嘱对于遗产的处置要优先于法律的默示处置规则。因此,只有在遗嘱继承人无力承担赡养义务的前提下,其余法定继承人方才承担赡养义务。从遗嘱制度的设立初衷来看,遗嘱制度旨在体现立遗嘱人的意愿,保护其对自有财产的支配权。从案涉遗嘱内容来看,立遗嘱人之意愿并非由全部法定继承人对其承担赡养义务。从权利义务一致原则来看,其余两位非遗嘱继承人未获得继承收益,如仍让其负担丧葬费不符合权利义务一致的原则。而四位遗嘱继承人所负担的遗嘱义务亦明显小于其所享有的继承利益。

关联索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22条、第1127条、第1134、第1135、第1137条、第1138条、第1139条(本案适用的是1985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3条、第10条、第17条)

13、陈某甲诉刘某甲、王某、武某、刘某乙、刘某丙被继承人债务清偿纠纷案——诉讼主体竞合下未成年人的诉讼参与与继承地位认定

入库编号:2023-14-2-031-001

裁判要旨:1.在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出现诉讼主体竞合,诉讼地位冲突,直接代理可能损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情形下,宜采用在诉讼中指定临时法定代理人的方式解决诉讼主体竞合问题,并实际参与诉讼。

2.在亲子关系或亲缘关系难以直接确认的情况下,对非婚生子女与被继承人之间的亲子关系或亲缘关系可通过其提供的证据材料来推定,实现对非婚生子女继承权的同等保护。司法实践中常见的证据材料包括公权力机关出具的证明(户籍证明)、社会团体依职权制作的书证(出生证)、原始存档书证(自书信息)等。

关联索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667条、第675条、第1127条、第1159条、第1161条(本案适用的是1999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96条、第206条,1985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10条、第33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6条、第26条、第28条(本案适用的是2020年8月20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7条、第27条、第29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47条(本案适用的是2013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44条)

14、指导案例50号:李某、郭某阳诉郭某和、童某某继承纠纷案

入库编号:2015-18-2-476-001

裁判要点:1.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一致同意利用他人的精子进行人工授精并使女方受孕后,男方反悔,而女方坚持生出该子女的,不论该子女是否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出生,都应视为夫妻双方的婚生子女。

2.如果夫妻一方所订立的遗嘱中没有为胎儿保留遗产份额,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九条规定,该部分遗嘱内容无效。分割遗产时,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为胎儿保留继承份额。

相关法条: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七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九条、第二十八条



公众号会对优秀的文章进行转发。已知转发文章来源和作者的,我们将注明转发来源和作者。对于未知来源和作者的,如您是作品原作者请联系我们予以注明。文章作者如需要删除文章的,也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阅读1
分享
写下您的评论吧